随着社会的发展,今日的罗汉松不仅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交易,而且也是一种文化,一门艺术。古往今来,无论是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还是文人墨客、黎民百姓,都对罗汉松文化情有独钟。因而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和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。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,装扮生活,而且可以陶冶精神情操,让人体会到艺术美感。
历史上,罗汉松非常受文人墨客的青睐,他们为罗汉松下了许多赋诗作文。例如宋朝进士晁公溯《中岩长老子文送罗汉松》“驻车凌云山,虽在官府中。平生著幽禅,意与方袍同。已杖菩萨竹,更来罗汉松。天姿特高洁,厚叶非蒙茸。铜柯既夭矫,玉薤仍青葱。上有五百士,下笑十八公。皆披闍黎衣,如坐浮屠宫。勿谓默不语,说法声摩空。”
明赛涛《忆家园一绝》“日望南云泪湿衣,家园梦想见依稀。短墙曲巷池边屋,罗汉松青对紫薇。”
清代中叶著名诗人、骈文名家、书画家和典籍选刻家,被誉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的曾燠,曾专门写了题为《罗汉松》的诗:“莲社虚无人,留此一尊宿。岿然同五老,相望须眉绿。想当侍远师,长未三尺足。身是菩提树,已非凡草木。仲堪临北涧,僧彻啸南麓。师也摩其顶,千年缮性熟。”
这些诗对罗汉松的品质、特性描绘得栩栩如生。我们是生活的园丁,罗汉松点缀了我们的生活。它端庄而秀美,精致而浩然,如一棵挺拔的将军树。“家有罗汉松,世世不受穷”,这是珠三角庭院文化的一种理念,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